点击观看视频
加强巡堤查险应急抢险
打赢防汛硬仗安全度汛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孝感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清当前严峻形势,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强化巡堤查险、应急抢险,坚决打赢防汛救灾硬仗,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孝感市立足于“防”,严格按照防汛应急响应标准和要求,高度警惕,严阵以待,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落实好防汛属地责任、包保责任。加强巡堤查险,及时掌握水情汛情险情,将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不死一人、不溃一堤、不倒一坝、不损一闸站”目标。发挥专家作用,科学高效防汛救灾,及时除险加固,最大限度减少汛情造成的损失。统筹防疫防汛两手抓,做好防疫消杀、防暑降温工作,确保巡堤人员安全,打好打赢防汛救灾突击战、持久战。应急谋远相结合,抓住省委省政府谋划推进新一轮水利补短板机遇,抓紧申报对接,争取更多项目挤进“笼子”,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汉川汈汊湖:
成功调蓄削峰 波澜缘何不惊
汛情告急,人命关天!危急时刻,汉川市汈汊湖为今年严峻汛情的调蓄削峰“挑起重担”。曾经被精养鱼池分割殆尽,蓄洪能力大幅下降的汈汊湖,如今,为何能成功为汛情调蓄削峰后,却依然波澜不惊?原来这一切,都与汉川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分不开。
湖面上,飞鸟啼鸣;湖水中,鱼虾畅游,汉川市汈汊湖经历了狂风暴雨的洗礼后,如今显得格外恬静。
汉川市汈汊湖流域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郭保东:随着水位的上升,整个汈汊湖蓄洪区有48.7万平方公里,连成一片,再现了当年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美丽湖景。
汈汊湖原本是一个泛洪区,也是全国最大内陆型封闭式湖泊。过去几十年来,湖区几乎被精养鱼池分割殆尽。人不给水出路,水就不给人活路。湖区的老人们依然清晰地记得,1998年汛期翻闸后7.3万亩鱼池被淹的惨痛。
汉川市汈汊湖养殖场八一村党支部书记 黄国兴:我们这个地方那时候是搞养殖,养殖的话投入是比较大的,一亩田那都是五六千,当时全部被淹了,最多的(损失)有几十万(元)。
2018年4月以来,汉川市痛下决心做好汈汊湖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经过治理,汈汊湖共退垸还湖7.3万亩,拆除湖内围堤100多万米,湖面也因此“长大”了20倍。
汉川市汈汊湖流域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郭保东:去年(汉川)市委市政府筹集资金接近50亿,圆满完成了退渔还湖、退田还湖、退垸还湖三退的任务,为我们这次主动调蓄分洪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汉川地处汉江平原腹地,素有“水袋子”和“洪水走廊”之称,历来洪涝灾害频发,防汛抗灾任务繁重。今年6月8日入梅以来,汉川市连续遭受九轮强降雨袭击,累计雨量达846.3毫米,较多年梅雨期350毫米的均值偏多1.4倍。
汉川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张秋炎:根据水文分析计算,汈汊湖南干渠洪峰水位达到27.7米左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85米,低矮堤段有漫溢溃口风险,主城区和国家重点企业汉川电厂面临巨大威胁。
从7月4号到7号3天时间,汈汊湖流域普降大暴雨,平均雨量达到303毫米,远远超过十年一遇,设计面雨量220毫米的防洪排涝标准。
汉川市汈汊湖养殖场党委书记 方寿生:逼近了历史最高水位达到了26.84米。这个时候,我们主动向(汉川)市指挥部请示,要启动汈汊湖调洪削峰。
当晚21时30分,8孔泄洪孔同时开启,每秒110立方米的流量。
为进一步降低堤防长期高水位运行风险,7月13日17时,南干渠水位降至26.41米,汉川市防汛指挥部下令关闭南泄洪闸,前后6天共调蓄水量6500万方。
汉川市汈汊湖流域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郭保东:这次调蓄分洪应该是汈汊湖防汛史上,主动调蓄分洪的第一次,不仅有效缓解了汈汊湖流域整个防汛抗洪的压力,也使我们有相机抉择的主动权,所以整个分洪过程应该是比较平稳而有序,可以说达到了调蓄削峰、减灾保收、涵养生态等这些良好的社会效果。
人退水进,调蓄分流,人与自然又一次和谐握手。下一步,汉川市还将积极稳妥引导退捕渔民转岗就业创业,有效保障就业困难渔民基本生计,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
汉川市汈汊湖养殖场党委书记 方寿生:一个就是政府给了300亩地的产业用地,今后就是发展水产品养殖市场,通过后疫情时代的思考,发展比较高端的水产品大市场。第二个就是把汈汊湖打造成全国全域旅游第一湖,让我们的老百姓参与到旅游产业之中来,通过旅游带动就业。
出梅未出汛
高水位带来防汛压力并未减轻
狂风暴雨,水位上涨,经历了防汛抗洪的巨大考验后,7月21号,湖北省正式出梅,转入盛夏。大家也许都松了一口气,但是,出梅后,就意味着孝感市防汛压力减轻了吗?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出梅首日,梅雨带仍在上演北移前的“最后挣扎”。据气象资料显示,21日上午,孝感雨水普降,北部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南部小到中雨。
孝感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 魏杰平:出梅也不代表降雨的结束,也有可能出现短历时强降雨,但是不会像梅雨期,长时间、大范围、持续性地进行。出梅以后,我市境内大范围持续性降雨将减少,但从全市整体防汛形势来看,防汛压力丝毫未减。
梅雨期是指大范围的、降水次数频繁的连绵阴雨天气,降水量比较大,容易形成类似2016年的洪涝灾害,防汛压力大。
孝感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 魏杰平:南洋风来袭,这种风从南部海洋上往内陆方向吹来,风力较大,会对我市江河湖堤形成风浪威胁,应重视防护风浪险情。
孝感的防汛压力,主要来自江河湖库的高水位运行。“一江三河”堤防在超警戒水位的江河水中浸泡了半个多月,即便出梅,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水位运行。
孝感市水利和湖泊局高级工程师 胡青松:长时间的高水位运行会给江河湖堤、水库带来巨大的压力,堤坡容易泡软,堤防土壤的抗险强度降低,存在散浸、管涌、脱坡等潜在风险,当河道退水、水位下降时,水流会带走一定的土壤,发生脱坡、坍塌的概率会增大。
孝感“一江三河”的防汛主要受长江水位变化影响,当前下游长江汉口站持续高水位运行,汉江上游来水导致汉江汉川段水位抬升,作为汉江支流的汉北河也受高水位所阻,从而形成雍水现象,水位缓慢上涨。而府澴河受长江汉口站顶托影响,水位下降趋势逐渐变缓。
孝感市水文局副局长 黄俊雄:缓慢回落,进入一段时间的退水的胶着状态。
孝感市防指提醒,出梅未“出汛”,全市上下要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进一步强化巡堤查险力度,备足抢险物料,及时发现和处理险情。“一江三河”水位不降至设防水位以下,防汛就不会结束。
孝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赵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关注上游地区来水情况,市防办将加密会商加强与县市区防办的水情、雨情和水利工程调度情况的沟通,确保江河湖库防洪安全。
未雨绸缪,方能有备无患。素有“水袋子”和“洪水走廊”之称的汉川,这一次在更大的雨量面前安然度过,这背后得益于科学预判和超前布局。汈汊湖防汛历史上的第一次主动分洪,不仅缓解了整个汈汊湖流域的抗洪压力,同时也赢得了防汛的主动权。人退水进,调蓄分流,人与自然又一次和谐握手。考验还在路上。湖北虽然已经出梅,但并未“出汛”,站好每一道岗,将继续成为孝感在淡定从容中不变的坚守。
来源:湖北新闻
编辑:彭丽雯
审核:黄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