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案情况
11月16日至22日,损失金额达10万元以上案件共15起。从作案手段看,投资理财和网络购物诈骗占比接近5成 ↓
从涉案金额看,投资理财诈骗金额较高,占比接近5成↓
止付挽损
本周,全市共止付、冻结、查询信息1662条。其中,紧急止付账号581个,止付金额954万元;冻结涉案账号181个,冻结金额867元,查询资金流向900笔。
受害人群
从上周的受害对象看,年龄段非特定化,最小18岁,最大57岁。其中,30岁-40岁受害人最多,受害女性是男性的近2倍。
从高发的四类案件看,投资理财类受骗女性17人、男性9人。其中,年龄30岁-50岁21人,占比88.89%;兼职刷信誉类受骗女性15人、男性2人。其中,年龄20岁-40岁15人,占比88.24%;网络购物类受骗女性10人,男性7人。其中,年龄20岁-40岁15人,占比88.24%;贷款、办卡类受骗女性8人、男性6人。其中,年龄20岁-40岁8人,占比85.71%。
警示案例
// “客服”发来短信,车主损失近万元
11月12日11时许,孝昌县花园镇居民杨某接到冒充ETC客服人员发来的ETC故障手机短信后,按照短信操作,损失9600元。
// “领导”发来转账命令,骗走43万余元
11月17日,安陆市东城经济开发区居民王某qq收到一封邮件,要求他添加qq工作群(群内是冒充公司领导的骗子)。随后,冒充公司领导“李某某”的人让其汇款,导致被骗439700元。
// 跟“网友”投资理财,5万余元就这样没了……
汉川市某厂居民王某通过“陌陌”交友软件认识了一名男士,添加微信,男士自称林某,广东人,目前在做投资理财,要求其进网站“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进行充值投资,王某先后六次转账,计54600元。
11月15日,王某发现不能提现,这才意识到自己被诈骗了。
警方提醒
谨防诈骗
任何以“退款”、“返钱”为内容的电话都是诈骗,主动联系你的商城、平台“客服”都是诈骗分子。
不要随便点开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二维码。
不要随便在网站上填写私人信息,如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
兼职刷单返利百分百诈骗,别梦想“躺赚”。
不要被高利率迷惑双眼,切勿相信只挣不赔的“买卖”,避免落入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陷阱。
遇到诈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