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手机依赖性的增强
“ 电量焦虑症”也越来越普遍
共享充电宝悄悄涨价
许多人看到手机屏幕右上角的“电池”变红,就会不由得紧张起来,疯狂寻找“救命稻草”——充电宝
正是看到这种需求,共享充电宝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市场,并迅速收获大批用户,然而,当消费者养成使用习惯。
共享充电宝却悄悄涨价了,从最初的1元/小时涨到4元/小时,24小时封顶价从20元涨到40元…不少消费者直呼“用不起”
消费者因价格上涨自购充电宝
3月9日中午11点过,某商场内,张女士正在扫码租借充电宝,“出门一般不带充电宝,又离不开手机,没电了只能借”
作为共享充电宝的忠实用户,她很早就发现了租借费用的变化:“最开始每小时只要一块钱,现在涨到三四块,我还扫过6块钱一小时的,确实有点贵了。”
杨女士也发现共享充电宝涨价了。“我以前几乎每天都要租借,就是因为涨价了才买了充电宝。”
她说,“涨价后每小时租借费少则三四块,多的要五六块,平均每天要花6到10块钱给手机充电,一旦忘记还,十几二十块就没了,两次就够买个充电宝了。我手上这个才50块。”
网民们也纷纷吐槽共享充电宝涨价:
最可怕的是,你去还的时候,找不到空槽
贵的离谱了,40块钱可以买一个了。
上次用小电不到两小时六块钱。
原来人家是按半小时收费,半小时1.5元
前天我逛商场2块钱半小时,翻倍涨价真的离谱
共享产品多会经历涨价阶段
消费者边吐槽边使用
以低价占领市场后突然涨价,似乎是共享产品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共享单车为例,起步价从最初的1元提高到1.5元,现在骑一次往往要两三元,网友吐槽“比坐公交还要贵”。
然而,就算共享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许多消费者仍会持续使用。
张女士说,她经常忘记给自己的充电宝充电,而且觉得太重懒得带,出门在外手机没电,只能租借充电宝。“以后会尽量选择便宜的,如果只有贵的也没办法,再贵还是会用。”她说。
杨女士虽然已经买了充电宝,也没有完全放弃共享充电宝。“我经常丢充电宝,现在这个不知道是第几个了。”
她说,“现在吃饭、坐地铁都要用手机,如果电量掉到10%,可能连家都回不了,这时候就必须借。”
不过她也表示,如果价格涨得太离谱,共享充电宝可能还是会被像她这样的年轻消费者淘汰。
孝感的吖们
如果共享充电宝价格上涨
你们还会用吗?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来源:广州日报、综合网络 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