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系真实事件改编
每一个“段子”背后
都是一个熊孩子家庭的血泪
当孩子成为骗子盯上的“猎物”
当孩子经常玩父母的手机
每位家长都必须高度警惕
// 编后语
以上这些真不是段子
而是实打实的一个个案件
诈骗受害人低龄化已成趋势
10岁左右、没有收入
但渴望追星、玩游戏的小娃娃
已成为骗子重点关注的“目标”
游戏皮肤、偶像福利、买卖账号…
一系列为小孩子量身定做的骗局
层出不穷、千变万化
而三观没有形成的小孩子
面对这些连成年人都难以抵挡的话术
败下阵来并不稀奇
一旦被骗子抓住利用
那么即使大人反诈意识再强
也难以防住这身边“内鬼”
所以
请各位家长扪心自问:
是否真的关心过孩子
学习成绩以外的精神世界?
是否了解孩子每天
在干什么、和谁聊天?
有没有把反诈骗的知识
灌输给孩子?
在此
附上家长同志反诈策略:
①看好自己的手机
千万保管好手机、银行卡、身份证
不要让孩子接触这些,特别是支付密码
否则对钱没概念的孩子,在骗子怂恿下
分分钟会让你倾家荡产
②限制住TA的消费
即使你再有钱,再想富养
也千万把孩子自主的消费限制住
特别是压岁钱等,否则一个不留神
就全部进了骗子的口袋
③了解TA的世界
要多跟孩子谈心,多带TA玩耍
避免孩子始终沉迷手机游戏
同时要定期了解孩子的网络交友情况
检查TA的消费账单,尽早掐掉电诈苗头
最后也友情提示熊孩子几句:
万一发觉自己被骗了
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家长责骂
就删光所有记录(这类案例很多)
不删,保存好证据
钱还有追回来的可能
删了,钱没希望追了
老爸爱的拳头只会挥的更用力……
年轻人,耗子尾汁
-END-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审核:汤爱清
编辑:喻文瀚
出品:孝感市公安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