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海扬帆奋者先 ——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建设印证不变初心

07-01 10:36  

孝汉城铁穿越槐荫公园

国家发展,革命、建设、改革,百年画卷波澜壮阔;孝感腾飞,建市、兴市、强市,步稳蹄疾豪迈奋进。

孝感紧邻大武汉,如何把这一最大优势用足用活用好,实现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发展?

三十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接续探索、不懈努力,明确了“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的目标定位。

书写孝汉同城新篇,伴随“航母”出海远航,澴川大地前途一片光明。

依托城镇化、区域化:构建空间拓展的副中心

1993年,孝感“撤地建市”。是年10月,中共孝感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以武汉为依托,以孝感市区为龙头,以‘两线两路一江’沿线开发为重点,以实施‘151’工程为重要途径,加快孝感市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

2003年11月8日,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武汉城市圈”重大战略决策,擘画出美好蓝图——“积极推进城市圈内交通、产业、市场、科技对接,形成武汉辐射周边、周边支持武汉、九市联动、共同发展的格局”。

以武汉市为中心,黄石、黄冈、孝感等为组成城市,“1+8”格局的城市圈正式形成。孝感乘上了跨越发展的“动车组”。

2006年11月,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主任、市长任第一副主任的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委员会,高位推进融入工作。12月,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进一步明确把“融入武汉城市圈”作为发展孝感的“四大战略”之一,依托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加快发展孝感的指导思想牢固确立。

立足于实现大开放、共享大市场的宏观背景来思考,孝感腾飞就必须善于与龙头共舞,甘当发展“配角”,争当最佳“配角”。

2010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重大决策。充分利用孝感地处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的地缘优势,围绕推进汉孝经济一体化和空间同城化,积极承接大武汉产业转移,有效承担大都市功能延伸,把孝感打造成为“经济总量大、城市规模大、区域带动力强”的鄂东北大城市,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域经济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2011年6月18日,与天河机场隔湖相望的孝感市临空经济区成立。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武汉·孝感临空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临空经济区成为孝感与武汉实现同城化的桥头堡。

围绕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思路为先导,高位推进融入工作。

七个县市区依托自身资源,积极与武汉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对接,初步建成了工业配套、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商贸物流集散、旅游休闲度假、人力资源培训、科技成果转化六大基地。以六大基地建设为重点,融入武汉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全方位推进。

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战略的落实落地,孝汉联系更加紧密,协作更富成效,合作日益深入,同城化发展日新月异。

据统计,2018年以来,孝感共承接武汉转移项目211个,总投资2637.8亿元;与武汉企业签约项目101个,总投资1930亿元。全市38%的工业产品直接进入武汉市场,17%的工业产品通过武汉海关出口,农产品供应率占武汉市场份额20%左右。规上工业企业中由汉资控股的近280家。

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打造经济发展的副中心

传统农业大市,向市而“生”,也必须向市而“升”。依托武汉这个千万级别人口大市,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推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势所必然。

多年来,经过坚持不懈调结构、上项目、促升级,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孝感市经济总量从2008年开始进入百亿级加速扩张阶段,副中心建设的底盘越来越牢固、底气越来越充足。

2011年12月20日,孝感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对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作了全面安排部署。

市委、市政府接连在各县市区、市直“三区”(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召开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座谈会和三级干部会议,明确各地发展定位,丰富发展理念和战略思想,构建“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形成强大发展气场。

2012年4月6日,省委、省政府在孝感召开三级干部会,正式宣布将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纳入省级战略。

当年,孝感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千亿元,达到1105亿元;财政收入首次超百亿元,达到102亿元。

“尽管武汉很大,但可以平视,更可以借力。”接续努力中,全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突破,副中心建设也更加信心满满。

近几年,孝感着力筑牢实体经济这块压舱石,聚力“两资一促”,狠抓“五化管理”,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20年,孝感地区生产总值迈过2000亿元大关。汉川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应城跻身中部地区百强,3个县市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争先进位,5个乡镇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在整顿规范中不断成长。新增服务业规上企业164家、限上商贸单位82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89家。

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1家、农民合作社6671家、家庭农场1085家,6个县市区列为国家产粮大县,云梦获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4个乡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1个村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孝感,不仅仅是武汉城市空间拓展的副中心,理所应当成为经济发展的副中心。

迈向品质化、现代化:构建民生共享的副中心

地相近、人相亲是优势,但只有真正携起手来才能实现双赢。

携手武汉,发展孝感,交通建设始终走在前列,发挥着火车头的带动作用。

2007年,一条西接孝感交通大道、东连天河机场二通道的交通大动脉——孝汉大道启动建设。此后,拉近汉孝时空距离的大手笔谋划再也没有停下,而且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拓展。

“十三五”期间,孝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成本优势、环境优势,在规划和基础设施、产业和市场、科技人才、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与武汉不断深化“五个一体化”“五个同标准对接”。

2016年12月1日,第一列汉孝城际列车从汉口站出发,不到半小时抵达孝感东站。孝感从此与武汉迈入“同城”时代。

2018年1月28日,全长34.6公里,经过三期建设的孝汉大道全线通车,驾车从孝感城区到汉口唐家墩从过去90分钟缩短到1小时以内。

悉数兄弟城市与武汉接口通道,孝感与武汉已建成铁路和公路接口22个,位居城市圈首位。目前,联结贯通两地的快速通道已达18条。

武汉地铁延伸至孝感市临空经济区列入《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硚孝高速二期建设如火如荼;107国道改扩建、陈天大道临空段基本建成……伴随一批孝汉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汉孝“半小时经济圈”已然形成。

随着同城化步伐加快,两地教育、健康、医保等公共服务持续融合,一大波民生“礼包”温情释放。

2018年,“汉孝旅游一卡通”发行,两地旅游市场一体化迈出实质性步伐,两地居民共享旅游惠民福利。

2021年6月16日,武汉城市圈九城同步开设“通办综合窗口”,公积金提取等106项政务服务实现“跨市通办”。

今年,我市还将继续加快与武汉公共服务同城共享,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和急诊病历“一本通”,IC卡一卡通。

面向“十四五”,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加快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的目标定位和“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孝汉同城、多元支撑”的区域发展布局。

站上新起点,锚定新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谋划之下,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建设的动能之充沛前所未有。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乘建党百年之东风,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孝感正在书写全新的历史篇章。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彭丽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