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工业经济夯实“底盘”促跨越

12-03 11:40   www.xiaogan.gov.cn  

政策释红利 产业大集聚 服务全方位

我市工业经济夯实“底盘”促跨越

“如果没有政府帮我们牵线,我这个小企业怎么能和院士专家联姻,实现科技转型。”近日,武汉纵能科技公司负责人说,公司通过专家诊断,当年实现“小进规”,次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今年有望实现销售收入再翻番。

工业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大动力,是创造社会财富、增加财政收入的第一大源泉,是保障民生、吸纳就业的第一大载体。5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将工业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三大工程”推进效果显著,25个优势明显的产业聚集区亮点纷呈,工业经济发展“底盘”不断夯实。

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快,“块头”大增长。据市经信委介绍,5年来,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388.8亿元,预计到2016年底增加到76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580家增加到1271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在2011年、2013年先后赶超十堰、黄石,居全省第五。5年来,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12%,始终保持在全省3至5位,始终高于全省和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

我市以“三大工程”为抓手,出台《关于实施“三大工程”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护航”支持工业稳健发展,规上工业企业连续5年新增100家以上,总数居全省第五位,小微工业企业总数突破1.2万家。近两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发挥续贷周转金作用,累计为128家企业发放14亿元续贷借款,减少企业融资成本2700万元;发挥好政银企合作项目,累计为200多家企业提供贷款13.2亿元,减少企业融资成本4000多万元。

展开孝感经济发展图,气势恢宏的产业集聚区攻略清晰可见:食品加工集群裂变发展,化工产业集群气势磅礴,纺织服装、粮食机械等产业集聚区枝繁叶茂。

2013年以来,我市突出抓好25个优势特色工业产业聚集区的建设,打造功能完善、结构合理、产业类同、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型航母”。这些特色产业聚集区形成“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专业园区”管理模式,集约、集中加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上工业的75.5%,其中过百亿产业集聚区(集群)达到7个,并被列入省重点培育产业集群。

借智创新,竞进提质。我市大力开展产学研结合,引导市场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利用科研院校的优势资源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长江学者、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徐卫林原来只对口指导孝棉集团,现面向所有棉纺企业;中国林科院二级教授王金林也是“一对多”——森工工业园20余家企业都由他把脉问诊,解决技术难题。孝感17个集聚区与院士专家建立了对接机制,对应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62家,数量全省第一。

全方位服务,领导就是“跑腿员”。我市围绕帮企解困,连续多年实施“四大家”领导包保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制度,推行项目建设“六个一”机制,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优质服务促发展”活动,实行“一企一策”,一个专班、一个信息员,全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今年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难题2600多个,全市354家受灾企业基本恢复生产。

相关阅读